玻璃體出血可通過玻璃體切除術、激光治療等方式治療,通常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外傷、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原因引起。
1、手術治療:
玻璃體切除術是清除玻璃體積血的主要方式,適用于大量出血或藥物治療無效者。激光光凝術常用于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視網膜裂孔導致的出血,通過封閉異常血管減少出血風險。
2、藥物輔助:
止血藥物如氨甲環酸、酚磺乙胺可短期使用,但無法消除已形成的積血。普羅碘銨等促進吸收藥物需配合定期眼科檢查,療效存在個體差異。
3、原發病控制: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使用胰島素或二甲雙胍等藥物。高血壓患者應規律服用氨氯地平、纈沙坦,將血壓維持在130/80mmHg以下。
4、出血誘因:
視網膜靜脈阻塞可能與高脂血癥、血液高凝狀態有關,通常表現為突發視力下降、眼前漂浮物增多。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多伴有視物變形、中心暗點等癥狀。
5、外傷處理:
眼球鈍挫傷后需立即冷敷并避免揉眼,開放性損傷應緊急清創縫合。外傷性玻璃體出血常伴隨眼壓升高,需監測眼壓變化。
玻璃體出血急性期需保持半臥位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及彎腰動作。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鋅等營養素,適量食用藍莓、胡蘿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定期進行眼底檢查,糖尿病患者建議每3個月復查眼底熒光造影。視力恢復期可進行眼球轉動訓練,但應避免潛水、蹦極等可能引起眼壓波動的活動。出血吸收后遺留的飛蚊癥狀若持續影響生活,可考慮YAG激光玻璃體消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