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過安全性行為、定期篩查、個人衛生管理、避免共用物品、及時治療等方式預防。淋病通常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1、安全性行為:
正確使用避孕套可顯著降低淋病傳播風險。避免無保護性行為及多性伴侶,性行為前后注意清潔。高危人群建議每3-6個月進行性病篩查。
2、定期篩查:
無癥狀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建議性活躍人群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孕婦首次產檢需包含淋病篩查,男男性行為者建議每3-6個月檢測尿道/直腸分泌物。
3、個人衛生管理:
如廁后從前向后擦拭,避免腸道細菌污染尿道。每日清洗外陰,保持干燥,不穿緊身不透氣內褲。公共浴室避免直接接觸可能污染的座椅或毛巾。
4、避免共用物品:
不與他人共用浴巾、剃須刀等可能接觸體液的物品。醫療機構需嚴格消毒器械,避免醫源性感染。新生兒出生后需立即使用硝酸銀眼藥水預防母嬰傳播。
5、及時治療:
確診后需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環素。性伴侶需同步治療,治愈前禁止性行為。治療結束后需復查確認病原體清除。
日常飲食可增加酸奶、藍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出現尿道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癥狀應立即就醫,避免自行用藥導致耐藥性。接觸疑似感染者后可用聚維酮碘溶液消毒暴露部位,72小時內預防性用藥需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