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多數(shù)情況下可通過保守治療緩解癥狀。早期患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局部用藥可獲得顯著改善。
1、保守治療:
輕度內痔以改善排便習慣為核心措施。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至每日25-30克,推薦食用燕麥、火龍果等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每日飲水量建議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配合提肛運動鍛煉盆底肌群。溫水坐浴每日2次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肛門墜脹感。局部使用含有地榆槐角成分的栓劑或軟膏,能有效減輕炎癥反應。
2、器械治療:
對于反復出血的Ⅱ-Ⅲ期內痔,橡膠圈套扎術是首選方案。該操作通過阻斷痔核血供使其萎縮脫落,門診即可完成。紅外線凝固術適用于直徑較小的痔核,利用熱效應使血管閉塞。兩種治療均需在專業(yè)醫(yī)師操作下進行,術后需觀察1周預防繼發(fā)出血。
3、手術治療:
傳統(tǒng)痔切除術適用于脫垂嚴重的Ⅲ-Ⅳ期內痔,術后需配合鎮(zhèn)痛管理和創(chuàng)面護理。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能顯著縮短恢復周期,但存在吻合口狹窄風險。所有手術方式選擇需結合痔核分級、患者耐受度等綜合評估,術后需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建立規(guī)律排便習慣對預防復發(fā)至關重要,建議固定每日晨起后如廁,排便時避免久蹲用力。避免長時間保持坐姿,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加重肛門不適,應減少攝入。游泳和快走等運動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每周保持3次以上有氧運動。出現(xiàn)持續(xù)出血或劇烈疼痛時需及時就醫(yī)排除其他肛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