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囊腫可通過局部熱敷、抗生素治療、穿刺引流、囊腫切除術、激光治療等方式干預。外陰囊腫通常由腺體阻塞、細菌感染、巴氏腺囊腫、表皮樣囊腫、前庭大腺囊腫等因素引起。
1、腺體阻塞:外陰腺體分泌物排出受阻可形成潴留性囊腫,表現(xiàn)為無痛性皮下腫塊。每日溫水坐浴促進腺管通暢,避免擠壓刺激囊腫區(qū)域。
2、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入侵可能引發(fā)化膿性囊腫,伴隨紅腫熱痛癥狀。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需配合碘伏消毒處理。
3、巴氏腺囊腫:前庭大腺導管堵塞導致囊液積聚,可能繼發(fā)巴氏腺膿腫。體積超過3cm或反復發(fā)作者建議行腺體造口術或囊腫剝離術,術后需保持外陰清潔干燥。
4、表皮樣囊腫:角質堆積形成的囊性結構多生長緩慢,偶發(fā)破潰感染。二氧化碳激光氣化或手術完整切除囊壁可防止復發(fā),術中需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組織。
5、前庭大腺囊腫:該腺體導管先天性狹窄易引發(fā)復發(fā)性囊腫,急性期伴行走疼痛。可選擇囊腫切開引流聯(lián)合甲硝唑沖洗,頑固病例需行腺體切除術預防反復感染。
日常避免穿著過緊化纖內褲,經期及時更換衛(wèi)生用品。囊腫增大至鵪鶉蛋大小或伴隨發(fā)熱需婦科就診,術后兩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皮膚修復能力,每日進行提肛運動改善會陰部血液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