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齒可能由阻生齒感染、鄰牙損傷、神經壓迫、術后出血、干槽癥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術前評估、微創拔牙、抗感染處理、疼痛管理、創面護理等方式治療。
1、鄰牙損傷:阻生智齒傾斜生長可能擠壓第二磨牙,導致鄰牙齲壞或牙根吸收。術前需拍攝口腔全景片評估牙齒位置,采用超聲骨刀分牙拔除減少機械損傷,術后使用咬合墊保護鄰牙。
2、神經壓迫:下頜智齒根尖接近下牙槽神經管,拔除時可能引發暫時性唇部麻木。采用錐形束CT精確定位神經走向,選擇渦輪鉆去骨替代傳統鑿骨,配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減輕神經水腫。
3、術后感染:拔牙創口暴露易受口腔菌群侵襲,表現為腫脹疼痛伴膿性分泌物。術前含漱氯己定降低菌群負荷,術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合甲硝唑,24小時內避免刷牙漱口。
4、創面出血:牙槽窩血管豐富可能發生持續性滲血。采用明膠海綿填塞配合縫合加壓止血,術后咬緊紗卷4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及攝入過熱食物,高血壓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壓。
5、干槽癥:血凝塊脫落導致骨面暴露引發劇烈放射性疼痛。采用碘仿紗條填塞配合氯己定沖洗,疼痛劇烈時可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避免吸煙及使用吸管保持血凝塊穩定。
拔牙后24小時可進食冰淇淋緩解腫脹,48小時后改用溫涼軟食如雞蛋羹、南瓜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術后三天開始含漱生理鹽水,一周內避免健身游泳等劇烈活動,使用兒童軟毛牙刷輕柔清潔術區周邊牙齒。出現持續發熱或劇烈疼痛需及時復診排除骨髓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