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血管瘤主要分為草莓狀血管瘤、葡萄酒色斑和海綿狀血管瘤三類。
1、草莓狀血管瘤:
草莓狀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血管腫瘤,醫學稱為嬰幼兒血管瘤。表現為鮮紅色或暗紅色隆起斑塊,表面呈顆粒狀類似草莓。通常在出生后數周內出現,1歲前快速增長,多數在5-7歲自行消退。好發于頭面部,少數可能影響視力或呼吸功能需早期干預。
2、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屬于先天性毛細血管畸形,醫學稱為鮮紅斑痣。出生時即存在平坦的粉紅色至紫紅色斑片,隨年齡增長顏色加深且可能增厚。常見于面部和頸部,不會自行消退。部分病例伴隨斯特奇-韋伯綜合征等全身性疾病,需排查神經系統異常。
3、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由擴張的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位置較深呈藍紫色皮下腫塊。可發生于皮膚、肌肉或內臟器官,按壓有海綿樣彈性。部分病例伴隨疼痛或功能障礙,肝臟多發海綿狀血管瘤需警惕凝血異常。多數持續存在但生長緩慢,重要部位病變需積極治療。
日常護理需避免摩擦或外傷導致出血,觀察瘤體變化并記錄生長速度。飲食宜補充維生素C和鋅促進血管修復,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運動增強體質但避免劇烈碰撞,面部病變外出需做好防曬。定期隨訪評估必要時接受激光、硬化劑注射或手術等專業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在快速生長期可考慮β受體阻滯劑外用制劑控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