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篩查通常包括兩項主要檢查,即宮頸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檢測。這兩項檢查能夠有效發現早期病變,降低宮頸癌的發病風險。
1、宮頸細胞學檢查:
宮頸細胞學檢查又稱巴氏涂片或液基細胞學檢查,通過采集宮頸脫落細胞,觀察細胞形態變化。該檢查可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等癌前病變,建議21歲以上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前24小時需避免性生活、陰道沖洗及用藥,以免影響結果準確性。若結果異常可能需進一步陰道鏡檢查。
2、人乳頭瘤病毒檢測:
人乳頭瘤病毒檢測通過分析宮頸分泌物中的病毒核酸,判斷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30歲以上女性可每5年單獨進行該檢測,或與細胞學檢查聯合篩查。若檢測陽性但細胞學正常,需根據醫生建議定期復查;若兩項檢查均異常,則需進一步評估。
宮頸癌篩查期間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C、E的深色蔬菜水果,如胡蘿卜、西蘭花、獼猴桃等,適量補充優質蛋白。篩查后可能出現輕微陰道出血,需避免劇烈運動及盆浴。建議接種HPV疫苗作為一級預防措施,并堅持定期篩查,建立雙重防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