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宮縮可通過觀察收縮頻率、疼痛程度、伴隨癥狀、體位影響及持續時間等方式判斷。妊娠期子宮肌肉的正常節律性收縮通常由激素變化、胎兒活動、膀胱充盈、體位改變及疲勞等因素引起。
1、頻率特征:生理性宮縮通常不規則且間隔時間較長,每小時少于10次。這類收縮多出現在妊娠中晚期,無漸進性增強趨勢。日常可通過記錄宮縮間隔識別,建議保持左側臥位減少刺激。
2、疼痛程度:生理性收縮多表現為腹部發緊或輕微不適,疼痛等級多低于3分10分制。區別于病理性宮縮的劇烈絞痛,可通過熱敷腰背部、調整呼吸節奏緩解。
3、伴隨癥狀:生理性宮縮不伴隨陰道出血或破水,胎動通常正常。如出現下墜感或腰骶部放射痛,需立即就醫評估宮頸情況。建議每日進行胎動計數監測胎兒狀態。
4、體位影響:改變體位后生理性宮縮多可自行緩解,特別是由平躺轉為側臥時。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可使用孕婦托腹帶分擔腹部壓力。
5、持續時間:每次收縮通常持續30秒至1分鐘,全天累計不超過2小時。若持續超過該時限或形成規律節律,需排除早產可能。建議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等誘發因素。
妊娠期適當補充鎂元素可減少宮縮頻率,推薦食用南瓜子、菠菜等富鎂食物。每日進行30分鐘孕婦瑜伽或散步有助于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注意觀察宮縮與胎動的關聯性,如出現每小時超過4次的規律宮縮或胎動異常,需立即進行胎心監護和宮頸檢查。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刺激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