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前壁和后壁是陰道解剖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陰道前壁位于膀胱和尿道后方,長度約7-9厘米,上端與子宮頸前唇相連;陰道后壁緊貼直腸前壁,長度約9-11厘米,上端連接子宮頸后唇,下端形成陰道口與肛門前方的會陰體相鄰。陰道前后壁平時處于閉合狀態,內表面呈皺襞狀黏膜結構,具有極強伸展性以適應分娩等生理需求。
1、前壁毗鄰關系:陰道前壁上部與膀胱底部疏松相連,中部借尿道陰道隔與尿道固定,下部與會陰體融合。這種解剖特點使前壁在分娩時易受胎頭壓迫,可能引發膀胱膨出等盆底功能障礙。日常避免長期腹壓增高可降低損傷風險。
2、后壁結構特征:陰道后壁上部被直腸子宮陷凹的腹膜覆蓋,中部與直腸間僅隔薄層結締組織,下部與會陰體連接。后壁長度大于前壁,分娩時更易發生撕裂。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肉支撐力。
3、側壁附著組織:陰道兩側壁通過肛提肌、恥骨尾骨肌等盆底肌肉固定,形成陰道穹窿。這些肌肉松弛可能導致陰道壁脫垂。生物反饋訓練可改善肌肉張力。
4、黏膜層生理功能:陰道壁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受雌激素影響周期性變化。糖原分解產生乳酸維持酸性環境。補充乳桿菌制劑有助于微生態平衡。
5、血管神經分布:陰道前壁血供主要來自子宮動脈陰道支,后壁由直腸中動脈分支營養。神經支配來自盆神經叢,前壁神經末梢更密集。局部熱敷可緩解肌肉緊張。
保持規律盆底肌鍛煉如瑜伽橋式、深蹲等動作,每日攝入足量維生素E和歐米伽3脂肪酸,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局部潮濕。出現異常出血、墜脹感或性交疼痛需及時婦科檢查排除陰道壁膨出或子宮內膜異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