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生可能出現婦科炎癥。由于激素變化和生理結構特點,外陰陰道炎等炎癥在青春期并不罕見。
1、常見病因與表現:
外陰陰道炎多與局部清潔不當、衛生用品使用不規范有關。青春期雌激素水平波動可能導致陰道微環境改變,表現為外陰瘙癢、分泌物增多或異味。部分女生因運動后未及時更換潮濕衣物,或使用堿性洗劑過度清潔,易誘發非特異性炎癥。念珠菌性陰道炎在月經期前后更易發作,典型癥狀為豆腐渣樣白帶伴劇烈瘙癢。
2、預防與日常護理:
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衛生巾每2-3小時更換一次。清洗外陰時建議使用溫水從前向后沖洗,避免陰道灌洗。游泳或沐浴后及時擦干會陰部,運動后盡快更換汗濕衣物。若出現持續瘙癢或異常分泌物,需避免抓撓或自行使用洗劑,普通肥皂可能破壞皮膚屏障加重癥狀。
保持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有助于維持免疫力,適量攝入含益生菌的發酵乳制品可能調節菌群平衡。日常可進行瑜伽、慢跑等溫和運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但需避免長時間穿著緊身褲。月經期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冷水浴,出現嚴重腹痛或經量異常應及時就診排查器質性疾病。建立月經周期記錄習慣有助于早期發現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