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囊腫手術通常無需住院,可通過門診手術完成,術后根據恢復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短期留觀。口腔囊腫可能與局部創傷、慢性炎癥、腺體阻塞、遺傳因素、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無痛性腫塊、黏膜變色、進食不適、繼發感染等癥狀。
1、門診手術:
多數口腔囊腫采用門診局麻手術切除,如黏液囊腫摘除術、舌下腺囊腫袋形術等,術后觀察1-2小時無異常即可離院。手術時間通常控制在30分鐘以內,創面較小者無需縫合。
2、留觀指征:
囊腫直徑超過3厘米、位置深近重要血管神經、術中出血量大于50毫升時需術后留觀24小時。合并糖尿病患者或服用抗凝藥物者需延長監測至48小時,防止延遲性出血或感染。
3、全身麻醉:
兒童配合度差或復雜頜骨囊腫需全麻手術時,按規范需住院1-2天。涉及下頜骨刮治術、上頜竇開窗術等操作后,需靜脈抗生素治療并拍攝術后X線片評估。
4、感染風險:
囊腫繼發感染形成膿腫時,需住院行切開引流術并靜脈輸注頭孢呋辛、甲硝唑等藥物。伴有發熱、白細胞升高者需連續監測3天體溫變化,直至炎癥指標恢復正常。
5、病理檢查:
疑似成釉細胞瘤或舌根囊腫等特殊類型需術中快速病理,確診惡性傾向者立即轉住院治療。術后常規病理發現異常細胞時,需二次入院完善CT檢查及擴大切除手術。
術后24小時內進食常溫流食如牛奶、米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衛生,拆線前禁止劇烈運動。觀察創面有無滲血或腫脹加劇,出現持續疼痛或發熱需及時復診。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腺體導管異常,減少囊腫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