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可通過小米粥、山藥、南瓜、香蕉、卷心菜等食物調理,通常由飲食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精神壓力、膽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小米粥:
小米粥富含維生素B族和膳食纖維,溫和易消化,能形成胃黏膜保護層。煮制時建議熬至粘稠,避免添加糖分或刺激性調料。慢性胃炎患者可每日早餐食用,急性發作期可作為主食替代。
2、山藥:
山藥含黏蛋白和多糖類物質,具有修復胃黏膜作用。建議選擇鐵棍山藥蒸煮食用,或與大米同煮成粥。脾胃虛寒型胃炎患者可搭配紅棗燉湯,避免與辛辣食物同食。
3、南瓜:
南瓜中的果膠成分能吸附胃內有害物質,β-胡蘿卜素可促進潰瘍面愈合。選擇老南瓜蒸熟搗泥食用,或與小米熬粥。胃酸過多者應控制單次攝入量在200克以內。
4、香蕉:
香蕉富含5-羥色胺前體,能緩解胃部痙攣疼痛。選擇成熟度高的香蕉,空腹時與蘇打餅干同食效果更佳。合并反酸癥狀者需避免睡前食用。
5、卷心菜:
卷心菜含維生素U和異硫氰酸鹽,具有抗潰瘍作用。建議焯水涼拌或清炒,保留更多營養成分。胃出血恢復期患者可飲用新鮮卷心菜汁,每日不超過100毫升。
胃炎患者日常需遵循定時定量飲食原則,選擇清蒸、燉煮等低溫烹飪方式,避免油炸、腌制及過冷過熱食物。可配合快走、八段錦等溫和運動促進胃腸蠕動,餐后半小時按摩中脘穴輔助消化。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或持續疼痛者需及時進行碳13呼氣試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