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蟲可能引起蕁麻疹。螨蟲的排泄物、尸體碎片等作為過敏原,可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過敏反應,導致皮膚出現風團、瘙癢等蕁麻疹典型癥狀。
螨蟲誘發蕁麻疹的機制:
螨蟲及其代謝產物屬于常見吸入性過敏原,通過呼吸道或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后,會激活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這些物質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形成局部水腫性風團,伴隨劇烈瘙癢。塵螨、粉螨等室內常見螨種均可能成為誘因,尤其在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中螨蟲滋生更活躍。
與其他蕁麻疹類型的鑒別:
由螨蟲引起的蕁麻疹多表現為接觸后數小時內發作,風團呈地圖狀或環狀,常見于衣物覆蓋部位。需與食物過敏、藥物反應等類型區分,后者往往伴有消化道或全身癥狀。慢性蕁麻疹患者中約30%與塵螨過敏相關,可通過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檢測輔助診斷
保持居住環境干燥通風,每周用60℃以上熱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面料包裹床墊枕頭。過敏體質者需減少毛絨玩具、地毯等螨蟲易聚集物品,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脫敏治療或服用抗組胺藥物。急性發作期間避免搔抓,冷敷可緩解瘙癢,反復發作需排查其他潛在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