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梅毒的確診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后可能引發多種神經精神癥狀,需通過血清學試驗、腦脊液分析和特異性抗體檢測明確診斷。
一、臨床表現評估:
神經梅毒可表現為無癥狀型或癥狀型。早期常見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非特異性癥狀;進展期可能出現阿羅瞳孔對光反射消失但調節反射存在、共濟失調、肢體麻木等典型體征;晚期可發展為麻痹性癡呆或脊髓癆,出現人格改變、定向力障礙、閃電樣疼痛等癥狀。醫生會詳細詢問冶游史、既往梅毒治療史,并進行全面神經系統查體。
二、實驗室診斷標準:
血清非特異性試驗如RPR或TRUST和特異性試驗如TPPA或TPHA陽性是基礎。腦脊液檢查顯示白細胞計數>5×10^6/L、蛋白定量增高,腦脊液VDRL試驗具有確診價值。腦脊液FTA-ABS檢測靈敏度高但需結合其他指標,PCR檢測梅毒螺旋體DNA適用于早期診斷。需注意HIV感染者可能出現血清學假陰性。
三、影像學輔助檢查:
頭顱MRI可發現腦膜強化、腦實質樹膠樣腫等特征性改變,晚期病例可見腦萎縮或脊髓后索變性。腦血管造影有助于識別梅毒性動脈炎導致的血管狹窄。腦電圖在麻痹性癡呆患者中常顯示彌漫性慢波活動
確診后需立即啟動驅梅治療,青霉素仍是首選藥物。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腦脊液指標,監測血清學滴度變化。日常應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注意預防跌倒等意外傷害。性伴侶需同步篩查治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直至醫生確認無傳染性。保持規律隨訪對預防復發至關重要,建議每3-6個月進行神經精神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