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膀胱癌早期主要表現為無痛性肉眼血尿、尿頻尿急、排尿困難、下腹不適和尿液顏色異常。這些癥狀可能由腫瘤刺激膀胱黏膜、占位效應、局部炎癥反應、血管侵蝕和尿液成分改變等因素引起。
1、無痛性血尿:
約80%患者以間歇性全程肉眼血尿為首發癥狀,血液多均勻混合在尿液中呈洗肉水樣。這種特征性表現源于腫瘤表面脆弱的新生血管破裂,但早期腫瘤未侵犯神經末梢故無疼痛感。需與泌尿系結石、腎炎等引起的疼痛性血尿鑒別。
2、尿頻尿急:
腫瘤刺激膀胱三角區黏膜會導致排尿次數增多日間>8次,伴有突發強烈尿意。這種刺激性癥狀在早期常被誤認為前列腺增生或尿路感染,但抗生素治療無效時應警惕。尿常規檢查可見紅細胞但白細胞不升高。
3、排尿困難:
當腫瘤生長在膀胱頸或后尿道附近時,可能引起尿流變細、排尿躊躇等梗阻癥狀。不同于前列腺增生的漸進性梗阻,膀胱癌導致的排尿困難往往突發且伴有血尿。尿流動力學檢查可發現最大尿流率下降至<10ml/s。
4、下腹不適:
部分患者主訴恥骨上區鈍痛或墜脹感,尤其在膀胱充盈時明顯。這種不適感源于腫瘤占位效應或局部肌層浸潤,體檢可能觸及膀胱區飽滿感。B超檢查可發現膀胱壁局部增厚>5mm。
5、尿液異常:
除血尿外,約15%患者可能出現尿液渾濁壞死組織脫落或特殊氣味合并感染。尿液細胞學檢查可發現異型尿路上皮細胞,其敏感度在高級別腫瘤中可達70%。
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進行尿常規篩查,長期吸煙者需格外關注排尿異常。日常應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減少腌制食品攝入,避免接觸聯苯胺類化工原料。出現持續血尿時需及時進行膀胱鏡檢,早期確診的淺表性膀胱癌經尿道電切術后5年生存率超過90%。適當進行凱格爾運動可改善膀胱功能,術后患者需按醫囑定期膀胱灌注化療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