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通過分餐制、餐具消毒、避免生食、手部清潔、高危人群篩查等方式預防。該細菌主要通過口-口或糞-口途徑傳播,與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密切相關。
1、分餐制:
實行分餐制能有效阻斷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途徑。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唾液交叉污染。家庭中有感染者時,應固定個人餐具并單獨清洗。兒童免疫力較低,更需注意與成人餐具分開使用。外出就餐可選擇提供分餐服務的餐廳,降低群體感染風險。
2、餐具消毒:
定期煮沸餐具15分鐘以上可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不耐高溫的餐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嬰兒奶瓶、牙具等個人用品需每日消毒。餐飲行業應配備專業消毒設備,保證餐具達到衛生標準。家用洗碗機建議選擇帶高溫殺菌功能的型號。
3、避免生食:
生冷食物可能攜帶幽門螺旋桿菌,建議食物加熱至70℃以上食用。涼拌菜需用流水沖洗3分鐘以上,水果建議削皮后食用。避免飲用未經處理的生水,外出旅行時選擇瓶裝水。生鮮肉類要徹底煮熟,處理生食后需徹底清潔雙手和廚具。
4、手部清潔:
飯前便后需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照顧嬰幼兒前要特別注意手部消毒。公共場所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后避免直接接觸口鼻。醫務人員、幼教工作者等高風險職業應加強手衛生管理。可隨身攜帶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應急使用。
5、高危篩查:
有胃癌家族史或長期胃部不適者建議進行碳13/14呼氣試驗。消化性潰瘍患者治愈后應定期復查。集體生活人群如學生、軍人可開展集體篩查。陽性感染者需規范治療,家庭成員應同步檢測。治療后復查陰性者仍需保持預防措施。
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建立長期健康習慣。日常飲食中可適量攝入西蘭花、大蒜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避免過度辛辣刺激。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維持胃腸道免疫力。出現反復上腹痛、噯氣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測。治愈后仍需注意預防再感染,尤其要避免給嬰幼兒喂食咀嚼過的食物。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治療牙周疾病也能減少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