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性胃炎屬于胃黏膜急性炎癥反應,多數情況下及時干預可有效控制。其嚴重程度與病因、黏膜損傷范圍及是否伴隨并發癥相關,需結合具體癥狀評估。
一、輕度活動性胃炎表現及處理:
輕度患者常見餐后上腹隱痛、噯氣或輕微反酸,多因飲食刺激、短期壓力或藥物副作用引發。此時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如選擇小米粥、山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酒精及咖啡因攝入,配合規律作息,癥狀通常2-3周內緩解。可輔助使用鋁碳酸鎂等胃黏膜保護劑緩解不適。
二、中重度活動性胃炎特征及治療:
中重度病例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非甾體抗炎藥使用有關,表現為持續燒灼痛、惡心嘔吐甚至黑便。胃鏡檢查可見黏膜充血糜爛或出血點。需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者采用鉍劑四聯療法根除;出血患者需靜脈注射質子泵抑制劑。日常需嚴格避免腌制食品、高脂飲食,急性期建議少食多餐,每日進食5-6次,單次攝入量控制在200毫升以內
活動性胃炎患者應建立飲食記錄,觀察誘發癥狀的食物種類,優先選擇蒸煮烹飪方式。適當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胃腸蠕動,避免餐后立即平臥。若出現嘔血、劇烈腹痛或體重驟降,需警惕消化道潰瘍或癌變可能,應立即就醫。保持情緒平穩對胃黏膜修復至關重要,可通過正念呼吸訓練緩解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