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通脈膠囊
逐瘀通脈膠囊是一種為褐色顆粒狀,氣味有點腥的膠囊劑。它是一種中成藥,主要是由虻蟲、水蛭、桃仁和大黃組成。通過專家多次在臨床上的試驗表時,逐瘀通脈膠囊具有破血逐瘀和通經活絡的功能,所以,多用于治療血瘀型眩暈證,癥見眩暈、頭痛耳鳴、舌質暗紅、脈沉澀。那么,逐瘀通脈膠囊治療眩暈癥到底效果如何呢?下面,復禾醫藥經師帶我們一起來了解。
眩暈是一種臨床癥狀。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除耳鼻咽喉科疾病外,還涉及到內科、神經內科及骨科的疾病。眩暈是一種運動性和位置性的幻覺。包括病人感到周圍物體旋轉或病人本身在旋轉,如起伏波動感、不穩感、搖擺感、頭重腳輕感等。這些感覺中,凡是有旋轉感覺的,為前庭系統受累,統稱為真性眩暈(Vertigo)。而無旋轉感覺的,即波浪起伏感、不穩感、搖擺感、頭重腳輕感等。除前庭系統可能受累外,常因視覺系統或本體感覺系統受累而引起,這些感覺稱為眩暈(dizziness)。對于眩暈的定義也各有不同解釋。但總的說來,由于前庭末梢感受器是在內耳迷路,故眩暈在耳鼻咽喉科范圍內,以研究真性眩暈為主要對象。
眩暈發病的機制是由于機體的平衡及定向功能是視覺、本體覺和前庭系統(平衡三聯)三者共同完成的。各種外界刺激通過平衡三聯傳入皮質下中樞、前庭神經核、紅核、小腦及顳葉皮質,不斷反射性調節機體的平衡。
平衡三聯、平衡調節中樞。傳導徑路及中繼核的機能障礙均可導致眩暈。前庭核血供不暢且極易障礙,微小的血管腔改變和血壓下降即可影響前庭核的功能,因此,眩暈多系前庭核功能障礙的結果。
前庭系統功能障礙時,前庭感覺與來自肌肉、關節的本體覺以及視覺不同步,產生運動錯覺,即眩暈。前庭核的異常信息通過內側縱束激動動眼神經核,產生眼球震顫,而且其它核團的反饋性調節不斷使異常運動得到糾正。于是產生一快一慢有節律的眼球運動;前庭諸核的不平衡信息通過內側縱束、前庭脊髓束及前庭—小腦—紅核—脊髓通路,反饋性調節脊髓前角細胞功能,力圖使身體保持平衡,由于信號是錯誤的,軀體反而因平衡調節失當而傾倒,肢體運動失衡使指物偏向;血管運動中樞迷走神經核因強烈的異常而產生反饋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