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枝骨折可通過石膏固定、支具保護、功能鍛煉等方式治療,通常由兒童骨骼韌性高、外力間接傳導、骨膜完整性保留等原因引起。
1、兒童骨骼特性:
兒童骨骼有機質含量高、韌性較強,受外力時易出現部分斷裂而非完全骨折。此類骨折無需手術干預,采用石膏固定4-6周可促進骨痂形成,期間需定期復查X線觀察對位情況。
2、外力傳導特點:
多因跌倒時手掌撐地導致縱向應力傳導,骨折端呈"彎曲樹枝"樣變形。臨床表現為局部腫脹、壓痛但無異常活動,可通過鋁制支具保護患肢,配合冷敷緩解腫脹。
3、骨膜保護作用:
完整骨膜能維持骨折端穩定性,防止移位加重。建議使用高分子夾板固定,避免劇烈運動如跑跳,可進行手指屈伸等被動活動維持關節功能。
4、病理性因素:
可能與成骨不全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反復骨折、骨骼畸形等癥狀。需口服鈣劑配合維生素D3治療,嚴重者需注射唑來膦酸抑制骨吸收。
5、嚴重移位處理:
若骨折成角超過15度或伴神經損傷,需考慮閉合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術后需監測末梢血運,配合低頻脈沖電磁場治療促進愈合。
日常護理需保證每日500ml牛奶或等效鈣攝入,避免高糖飲食影響鈣吸收。康復期可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定期進行握力球訓練改善肢體血液循環。夜間睡眠時抬高患肢15度減輕腫脹,拆除固定后逐步開展關節活動度訓練,6個月內避免對抗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