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不是絕癥。這是一種常見的男性泌尿系統疾病,雖然可能反復發作,但通過規范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有效控制癥狀。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分為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兩種類型。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不適等癥狀,可能伴有會陰部或下腹部疼痛。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更為常見,病因復雜,可能與盆底肌肉功能異常、免疫因素或神經內分泌因素有關,癥狀與細菌性類似但無明確感染證據。
治療方面需要根據具體類型制定方案。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等。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更側重于改善癥狀,可采用α受體阻滯劑、非甾體抗炎藥等藥物緩解不適。物理治療如溫水坐浴、前列腺按摩也有一定幫助。
日常護理中應避免久坐、騎車等壓迫前列腺的行為,保持規律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液排出。飲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攝入,多喝水促進排尿。適度運動如散步、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心理調節對緩解疾病焦慮同樣重要。雖然慢性前列腺炎可能長期存在,但通過綜合管理完全能夠維持良好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