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缺氧可通過胎動異常、胎心率變化及醫學監測綜合判斷。
胎動是判斷胎兒狀態的重要指標。健康胎兒每小時胎動約3-5次,12小時胎動不少于30次。若12小時內胎動少于20次或較平時減少50%,可能提示缺氧。孕晚期需每日固定時間記錄胎動,采用側臥位計數更準確。胎動突然加劇后驟減是危險信號,需立即就醫。
胎心率監測:
正常胎心率為110-160次/分。電子胎心監護可發現異常波形:晚期減速提示胎盤功能不良,變異減速可能與臍帶受壓相關。居家可使用多普勒胎心儀監測,但需注意胎心過快>160次或過緩<110次持續10分鐘以上需警惕。胎心監護無反應型20分鐘內無加速需結合生物物理評分進一步評估。
醫學檢查手段:
超聲多普勒可檢測臍動脈血流S/D比值,若孕晚期>3.0提示胎盤阻力增高。生物物理評分包含胎動、肌張力、呼吸運動等五項,≤4分需緊急處理。胎兒頭皮血pH值<7.2可確診酸中毒。對于高危孕婦,建議32周后每周進行胎心監護,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需增加監測頻次。
孕婦應保持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每日保證8小時睡眠與30分鐘散步。飲食需增加含鐵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預防貧血導致的供氧不足。避免長時間仰臥或處于缺氧環境,戒煙并遠離二手煙。出現胎動異常時可通過吸氧、改變體位等應急處理,同時立即就醫。定期產檢監測血壓、尿蛋白等指標,控制妊娠并發癥是預防胎兒缺氧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