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通圣散是中醫經典方劑,其歌訣為“防風通圣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桔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力偏饒”。該方由防風、大黃、芒硝等16味藥物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熱解毒功效,主治外寒內熱證。
1、方劑組成:
歌訣中明確列出12味主藥:防風、大黃、芒硝、荊芥、麻黃、梔子、白芍、連翹、甘草、桔梗、川芎、當歸。實際全方還包含石膏、滑石、薄荷、黃芩、白術,共16味藥。防風為君藥解表祛風,大黃芒硝為臣藥瀉熱通便,體現“表里雙解”配伍特點。
2、功效解析:
方中解表藥防風、麻黃與清熱藥梔子、黃芩同用,既能發散風寒又可清泄里熱。配伍瀉下藥大黃、芒硝使熱邪從二便分消,佐以養血活血藥當歸、川芎防止攻邪傷正,符合“汗吐下三法俱備”的組方思路。
3、主治病癥:
適用于惡寒發熱、頭痛咽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外感風寒、內有蘊熱證候。現代常用于感冒、蕁麻疹、肥胖癥等屬表里俱實者。方中解表藥與清熱藥劑量比例為1:2,需根據患者體質調整。
4、配伍特點:
采用“上下分消”治法,通過發汗、利水、通便三條途徑驅邪。麻黃開腠理發汗,滑石利水滲濕,大黃通腑瀉熱,配合養血藥形成“攻補兼施”結構,避免傷及正氣。
5、現代應用:
藥理研究顯示該方具有抗炎、調節免疫、降脂等作用。臨床用于代謝綜合征時需去芒硝減瀉下力,治療皮膚病常加地膚子、白鮮皮。使用期間需忌食辛辣油膩,表虛自汗者慎用。
該方作為金元四大家劉完素的代表方,體現“六氣皆從火化”學術思想。臨床應用需辨證準確,外感癥狀明顯者優先使用,里熱熾盛而無表證者宜選涼膈散等純清熱劑。服藥期間建議保持清淡飲食,適量飲用溫水促進藥物代謝,避免劇烈運動耗傷正氣。若出現腹瀉過度或皮疹加重應及時復診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