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咳嗽、咳痰的人又多了起來。劉女士的孩子咳嗽后,用了好長一段時間復方鮮竹瀝液,癥狀卻沒有緩解。醫生告訴她,這是因為孩子是受風寒引起的咳嗽,而她卻用了清熱的藥物。中醫認為,由于病因不同,咳嗽有寒、熱、燥、痰之分,用藥也大有區別。
寒咳多因受寒所致,表現為咳嗽聲音重、吐稀白痰、流清鼻涕、打噴嚏,伴有全身疼痛、發熱怕冷等。此時可選用通宣理肺丸、感冒清熱顆粒等。服藥期間忌吃生冷油膩食物。
熱咳多因感受外熱,或肺內有熱引起。表現為咳嗽氣粗、咳痰黏且不容易咳出,咽干口燥、聲音嘶啞、鼻熱如火。治療宜清熱化痰止咳,可服用銀翹解毒丸、復方鮮竹瀝液、急支糖漿、羚羊清肺丸等。
燥咳多發于秋天氣候干燥的時候,表現為干咳沒有痰,或者痰少而黏稠,不容易咳出,鼻內干燥、咽喉發干。治療燥咳宜潤肺止咳,可服用成藥川貝枇杷露(膏)、養陰清肺丸等。
痰咳表現為咳嗽氣粗、痰出咳平、痰多黏膩或稠厚成塊、喉中呼嚕作響、胸中發悶??捎弥箍乳偌t丸、二陳丸、祛痰止咳顆粒等具有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作用的中成藥。
如果咳嗽有痰,單純使用止咳的藥物效果并不好,只有先“化痰”才能達到“止咳”的目的。以上幾種類型的咳嗽可能出現轉化或并存的情況,如外感風寒開始是寒咳,后來入里化熱轉變為熱咳;秋季燥咳又有溫燥和寒燥之分。在此提醒大家,要根據病情和癥狀的變化選擇用藥。另外,咳嗽還可能由過敏等其他原因引起,如果病因不明確,應當到醫院就診,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