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可能由肛墊下移、靜脈曲張、長期便秘、妊娠腹壓增高、久坐久站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便血、肛門腫物脫出、肛門瘙癢、肛門疼痛、黏液分泌等癥狀。
1、便血:排便時糞便摩擦痔核表面黏膜導致出血,血液呈鮮紅色且附著于糞便表面。出血量少時僅廁紙染血,量大時可呈滴落狀或噴射狀。避免用力排便可減少出血風險,溫水坐浴能緩解局部充血。
2、腫物脫出:痔核隨排便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后期需手動推回或持續外翻。脫出物表面可見紫紅色靜脈團,伴有肛門墜脹感。提肛運動可增強括約肌功能,環形痔瘡托能輔助復位。
3、肛門瘙癢: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引發瘙癢,抓撓會導致皮膚破損和繼發感染。保持肛周清潔干燥,使用不含酒精的濕巾清潔,穿純棉透氣內褲減少摩擦。
4、肛門疼痛:血栓性混合痔或嵌頓痔引發劇烈疼痛,呈持續性跳痛或灼痛。非嵌頓期疼痛多為排便時短暫刺痛。疼痛發作時可采取側臥位減輕壓力,冷敷能緩解急性期腫脹。
5、黏液分泌:直腸黏膜受刺激產生黏液,造成肛門潮濕及異味。黏液可能污染內衣,長期刺激導致肛周濕疹。飲食中增加燕麥、蘋果等膳食纖維,減少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攝入。
混合痔患者需每日攝入30克以上膳食纖維,推薦食用火龍果、芹菜、奇亞籽等食物。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每小時進行5分鐘提肛運動或散步。便后使用智能馬桶溫水沖洗,睡眠時抬高臀部15厘米改善靜脈回流。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貧血、嵌頓等情況需及時就醫,必要時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或血栓剝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