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通常在45-55歲之間開始,以月經周期紊亂為標志,持續至絕經后一年。
更年期的啟動與卵巢功能衰退直接相關,此時卵泡數量顯著減少,雌激素分泌波動性下降。月經變化是最早出現的信號,表現為周期縮短或延長、經量增多或減少。約80%女性會伴隨潮熱出汗癥狀,發作時面部頸部突發灼熱感,持續1-5分鐘;夜間發作易導致睡眠障礙。情緒波動、焦慮抑郁等心理癥狀與雌激素水平驟降影響神經遞質有關。
1、更年期早期表現:
月經周期改變是核心特征,可能出現21天以內的短周期或40天以上的長周期。血管舒縮癥狀如潮熱通常從胸背部向上擴散,每日發作數次至數十次。部分女性出現心悸、頭痛等自主神經失調癥狀,與體內激素水平劇烈波動相關。此階段骨量開始加速流失,每年約丟失1%-3%。
2、更年期進展期表現:
連續12個月無月經可判定為絕經,此時雌激素水平降至育齡期的10%以下。泌尿生殖系統萎縮癥狀逐漸顯現,包括陰道干澀、性交疼痛、尿頻尿急等。皮膚膠原蛋白流失加速,出現干燥、皺紋增多等老化征象。長期低雌激素狀態可能誘發骨質疏松,骨折風險增加2-4倍。
保持每日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配合啞鈴訓練增強骨密度。飲食需增加豆制品、深海魚等天然雌激素食物,每日鈣攝入量應達1000毫克。穿著棉質透氣衣物緩解潮熱,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和婦科檢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采用激素替代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