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后仍可能患婦科疾病,常見類型包括萎縮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病變、卵巢腫瘤、盆腔器官脫垂、外陰病變等。
1、激素變化:
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生殖系統萎縮,陰道黏膜變薄易引發萎縮性陰道炎,表現為干燥瘙癢或性交疼痛。日常可選用水溶性潤滑劑緩解癥狀,嚴重時需在醫生指導下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
2、內膜異常:
子宮內膜長期受無排卵周期影響可能發生增生或癌變,可能與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建議每年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必要時行診斷性刮宮。
3、卵巢腫瘤:
絕經后卵巢功能性囊腫減少,但上皮性腫瘤風險持續存在。漿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是常見類型,伴隨腹脹或尿頻癥狀需及時就診,CA125檢測聯合影像學檢查可輔助診斷。
4、盆底功能障礙:
多次分娩史或慢性腹壓增高易導致子宮脫垂,表現為下墜感或排尿困難。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重度脫垂需考慮子宮托或骶棘韌帶固定術。
5、外陰病變:
外陰硬化性苔蘚和鱗狀上皮增生多發于老年女性,特征為白色斑塊伴頑固性瘙癢。局部涂抹糖皮質激素軟膏可緩解癥狀,病理活檢能鑒別良惡性病變。
絕經后女性應保持均衡飲食,每日攝入30g大豆異黃酮及500mg鈣質,每周進行3次快走或游泳鍛煉。定期婦科檢查建議包括:每年1次HPV+TCT聯合篩查直至65歲,每2年骨密度檢測,發現異常分泌物或持續腹痛應立即就醫。注意選擇棉質透氣內衣,避免使用堿性洗液清潔外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