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結石可通過漱口、棉簽清理、水牙線沖洗、調整飲食結構、就醫處理等方式取出,通常由食物殘渣滯留、慢性扁桃體炎、口腔菌群失衡、扁桃體隱窩結構異常、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漱口清理:
使用溫鹽水或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每日漱口3-4次,通過水流沖刷作用可清除淺表結石。生理鹽水配制比例為每200毫升溫水加1克食鹽,含漱時頭稍后仰使液體充分接觸扁桃體區域,持續30秒后吐出。
2、棉簽清除:
洗凈雙手后使用無菌棉簽輕壓扁桃體隱窩周圍黏膜,以45度角向外側緩慢施力。操作需在光線充足環境下進行,若結石位置較深或引發明顯疼痛應立即停止,避免損傷黏膜導致繼發感染。
3、水牙線沖洗:
選用低壓模式的水牙線,將噴頭對準結石部位保持2厘米距離沖洗。沖洗前可含服冰塊降低咽部敏感度,每周操作不超過2次。隱窩較深的結石可能需配合醫用吸引器處理。
4、飲食調整:
減少奶制品、堅果等高鈣食物攝入,增加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蔬果促進唾液分泌。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10分鐘幫助清潔口腔。
5、醫療干預:
頑固性結石可能與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過度增殖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持續口臭、咽部異物感等癥狀。耳鼻喉科醫生可能采用刮匙取出、低溫等離子消融或扁桃體切除術處理。
日常可進行吞咽訓練如空咽練習,每天3組每組10次;飲用菊花金銀花茶輔助消炎。若自行處理3天后結石未排出,或出現發熱、吞咽困難需及時就診。長期反復發作者建議檢測免疫功能,必要時考慮接種肺炎球菌疫苗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