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松動可通過牙周夾板固定、抗生素治療、基礎疾病控制等方式改善。該癥狀通常由牙周炎、骨質疏松、外傷、妊娠期牙齦病變、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牙周炎治療:牙周炎是牙齒松動的常見原因,可能與菌斑堆積、免疫缺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牙齦出血、牙槽骨吸收等癥狀。基礎治療包括齦上潔治、齦下刮治,藥物可選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環素控制感染。日常需使用牙線及沖牙器清潔牙間隙。
2、骨質疏松干預:全身骨量減少可能影響牙槽骨密度,需檢測骨代謝指標。藥物選擇碳酸鈣D3、阿侖膦酸鈉、雷洛昔芬等抗骨質疏松藥,配合負重運動及日曬。建議每日攝入300ml牛奶等高鈣食物。
3、外傷處理:急性撞擊導致的牙齒松動需在24小時內進行復位固定,采用鈦合金牙周夾板或纖維帶結扎。伴隨牙髓壞死時需根管治療,疼痛明顯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緩解癥狀。
4、妊娠期護理:雌激素水平升高易引發妊娠期牙齦瘤,導致局部牙齒松動。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含氟漱口水維護口腔衛生,分娩后多數可自行恢復。避免自行服用藥物,需在產科醫生指導下補充葉酸。
5、糖尿病管理: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加重牙周組織破壞,需監測糖化血紅蛋白。在規范使用胰島素或二甲雙胍等降糖藥基礎上,每3個月進行專業牙周維護治療。推薦食用低GI食物如燕麥、藜麥等穩定血糖。
牙齒松動患者應避免咀嚼硬物,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配合牙縫刷清潔鄰面。增加奶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磷食物的攝入,適度進行快走、瑜伽等低沖擊運動。若松動度持續加重或伴隨化膿,需及時進行牙周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