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種植牙的時間需3-6個月,具體取決于牙槽骨愈合情況。種植時機可通過骨量評估、愈合監測、臨時義齒使用、口腔衛生維護、全身狀況調整等方式確定。
1、骨量評估:拔牙后牙槽骨會自然吸收,上頜骨通常需要4-6個月完成骨改建,下頜骨需3-4個月。骨質較差者可考慮植骨手術,常用自體骨或人工骨粉填充。
2、愈合監測:通過影像學檢查判斷骨愈合進度,術后1個月拍攝CBCT觀察骨密度。過早種植可能導致種植體穩定性不足,延遲種植可能增加骨吸收風險。
3、臨時義齒:過渡期可使用活動義齒或樹脂臨時冠,避免鄰牙移位。前牙區建議選擇無壓迫設計的馬利蘭橋,后牙區可用隱形義齒維持咀嚼功能。
4、口腔衛生:拔牙后24小時內避免漱口,48小時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種植前需控制牙周炎,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鄰面。
5、全身調整: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吸煙者術前戒煙4周。長期服用雙膦酸鹽藥物者需評估頜骨壞死風險。
種植牙前后需保持均衡飲食,術后兩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優先選擇高蛋白的魚肉蛋奶。愈合期可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避免劇烈跑跳。定期復查種植體周圍牙齦狀況,使用沖牙器清理種植體與牙齦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