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宮頸炎需結合臨床癥狀、婦科檢查及實驗室檢測綜合判斷。典型癥狀包括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或非經期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伴隨下腹墜脹感或尿頻尿急。
一、臨床癥狀評估:
宮頸炎患者常見膿性、黃綠色或帶血絲的陰道分泌物,質地可能呈黏液狀或泡沫樣。急性期可能出現發熱、腰骶部酸痛等全身癥狀,慢性期則以反復白帶異常為主。需注意與陰道炎、盆腔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二、婦科檢查方法:
醫生通過陰道窺器檢查可觀察到宮頸充血水腫、黏膜糜爛或宮頸管黏液膿性分泌物。棉拭子觸碰宮頸易引發出血接觸性出血陽性。雙合診檢查可評估是否合并盆腔壓痛或附件區增厚。
三、實驗室檢測項目:
宮頸分泌物涂片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細菌性陰道病檢測可明確混合感染。衣原體、淋球菌核酸檢測是確診特異性感染的關鍵。高危型HPV檢測聯合宮頸細胞學檢查TCT能排除癌前病變。必要時需行陰道鏡指導下宮頸活檢。
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頻繁陰道沖洗。急性期禁止性生活,慢性期建議使用避孕套減少刺激。穿著透氣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勤換衛生巾。飲食宜清淡富含維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定期婦科體檢有助于早發現早干預,出現異常分泌物持續3天以上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