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粘連多數情況下可以嘗試順產,但需根據粘連程度和產婦狀況綜合評估。胎盤粘連指胎盤異常附著于子宮壁,可能增加產后出血風險,輕度粘連在嚴密監測下可陰道分娩,重度粘連或合并胎盤植入時需剖宮產終止妊娠。
一、胎盤粘連的分型與順產可能性:
胎盤粘連根據侵入子宮肌層深度分為三種類型。粘連性胎盤僅絨毛附著子宮肌層,剝離面出血量可控,在備血和應急預案支持下可嘗試順產;植入性胎盤絨毛深入肌層,需術中采用子宮壓迫縫合或球囊止血;穿透性胎盤絨毛穿透子宮漿膜層,必須剖宮產并可能需子宮切除術。產前超聲和磁共振檢查可輔助判斷分型。
二、影響分娩方式的關鍵因素:
既往剖宮產史者發生胎盤植入概率增加8倍,子宮手術瘢痕處更易出現病理性附著。妊娠期持續性腹痛或陰道流血提示胎盤剝離風險,血紅蛋白低于80g/L需提前備血。多學科團隊需評估醫院輸血條件、新生兒搶救能力,不具備緊急手術條件的醫療機構應轉診。
三、產時管理方案:
計劃陰道分娩者需開放靜脈通路,備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宮縮劑。第三產程采用控制性臍帶牽引結合子宮按摩,胎盤滯留超過30分鐘需手取胎盤。出現難以控制的出血>1000ml時立即啟動大量輸血方案,同步進行子宮動脈栓塞或手術干預
孕期規范補充鐵劑預防貧血,適度散步增強盆底肌力但避免劇烈運動。建議孕28周后每周進行胎心監護,發現子宮收縮異常或胎動減少及時就診。產后堅持母乳喂養促進子宮復舊,6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復查超聲關注宮腔殘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