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切除術的適應證主要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惡性腫瘤及嚴重產后出血。手術決策需結合患者年齡、生育需求及病情嚴重程度綜合評估。
1、子宮肌瘤:
肌瘤直徑超過5厘米或引起嚴重癥狀如月經過多、壓迫癥狀時需考慮手術。多發性肌瘤導致宮腔變形可能影響生育功能,黏膜下肌瘤即使較小也可引發異常子宮出血。保守治療無效或肌瘤快速增長時需警惕惡性變可能。
2、子宮腺肌癥:
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性痛經、貧血患者適合手術。病灶彌漫導致子宮均勻增大如孕12周以上,或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造成盆腔粘連時,切除子宮可根治癥狀。年輕患者需優先考慮病灶切除術。
3、惡性腫瘤:
子宮內膜癌Ⅰ期以上、宮頸癌ⅠB期以上及子宮肉瘤需行根治性切除。卵巢癌累及子宮時需聯合附件切除。術前需通過影像學和病理確診分期,早期惡性腫瘤保留卵巢需謹慎評估。
4、嚴重產后出血:
胎盤植入、子宮破裂等導致的難治性出血危及生命時需急診切除。保守性手術失敗或凝血功能障礙者,子宮切除術是挽救生命的最終手段。需在輸血、宮縮劑等綜合搶救同時快速決策。
5、其他適應證:
包括頑固性子宮內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宮脫垂Ⅲ度以上伴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疼痛排除其他病因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癌變風險達30%,絕經后患者更傾向手術。
術后需加強盆底肌訓練預防臟器脫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飲食應增加優質蛋白和鐵元素攝入糾正貧血,避免高脂飲食控制體重。定期婦科檢查監測激素水平變化,出現潮熱等更年期癥狀可考慮激素替代治療。術后6周內禁止重體力勞動和性生活,循序漸進恢復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