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使用開塞露可通過體位調整、劑量控制、潤滑操作、觀察反應、應急處理等方式完成。操作不當可能由腸道發育未完善、排便習慣不良、藥物過敏、肛周損傷、神經反射異常等因素引起。
1、體位調整:
選擇左側臥位或仰臥位雙腿屈曲姿勢,利于藥物直達直腸。嬰幼兒需由家長固定臀部避免扭動,學齡兒童可指導其主動配合。床面墊一次性護理墊,防止藥物污染衣物。
2、劑量控制:
根據年齡選擇5-10ml兒童專用開塞露,新生兒用1ml注射器抽取半量。剪開藥瓶時注意修整塑料管毛邊,插入肛門深度不超過2cm。推注速度保持勻速,避免壓力過大刺激腸壁。
3、潤滑操作:
使用前將開塞露前端浸入溫水1分鐘軟化管口,外涂凡士林或橄欖油減少摩擦。插入時沿直腸生理彎曲方向緩慢旋轉推進,遇到阻力立即停止。推藥后保持原體位5分鐘促進吸收。
4、觀察反應:
用藥后10分鐘內可能出現腸鳴音增強、腹部絞痛等正常反應。若出現面色蒼白、嘔吐需立即停止操作。記錄首次排便時間與性狀,水樣便超過3次需補充口服補液鹽。
5、應急處理:
發生肛裂出血時用棉簽蘸康復新液按壓止血。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或呼吸困難,需口服氯雷他定糖漿。連續使用超過3天無效者,需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
操作前后可配合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蠕動,增加西梅汁、火龍果等膳食纖維攝入。建立固定排便時間,如晨起后坐便盆5分鐘。避免長期依賴藥物通便,每日進行爬行、踢腿等適齡運動增強腹肌力量。出現血便、持續腹脹或發熱癥狀需兒科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