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內陷可通過耳鏡檢查結合癥狀表現初步判斷,典型特征包括鼓膜光錐變形、錘骨短突突出及聽力下降。
一、觀察鼓膜形態特征:
專業耳鏡檢查是判斷鼓膜內陷的金標準。正常鼓膜呈半透明珍珠灰色,光錐呈三角形位于前下方。內陷時鼓膜向中耳腔凹陷,光錐縮短或消失,錘骨短突明顯外凸,嚴重者可見鼓膜與聽小骨粘連。部分患者鼓膜表面可能出現鈣化斑或萎縮灶,這些結構性改變可通過電耳鏡或顯微鏡放大觀察。
二、識別伴隨癥狀表現:
鼓膜內陷常伴隨耳悶脹感,類似乘飛機時的耳壓異常,可能伴有低頻耳鳴或自聽增強現象。聽力檢測多顯示傳導性耳聾,氣導閾值升高而骨導正常。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出現耳內流水聲或體位性聽力變化。兒童患者可能表現為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非典型癥狀。
三、區分生理性與病理性內陷:
短暫性鼓膜內陷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礙引起,常見于感冒或鼻竇炎發作期,擤鼻不當會加重內陷程度。持續性內陷需排查鼻咽部占位病變,如成人鼻咽癌或兒童腺樣體肥大。氣壓創傷性內陷多見于潛水、高空作業人群,常伴隨眩暈或耳痛癥狀。
日常應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進水,乘坐飛機時可咀嚼口香糖促進咽鼓管開放。建議保持鼻腔通暢,鼻炎發作期可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聽力持續下降或耳鳴加重需進行聲導抗測試,排除中耳積液可能。兒童反復出現鼓膜內陷時,需評估腺樣體及扁桃體狀況,必要時進行睡眠呼吸監測。游泳時佩戴專用耳塞,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