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咬皮炎可通過局部冷敷、外用藥物、口服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治療和預防感染等方式緩解。蟲咬皮炎通常由蚊蟲叮咬后釋放的毒液或唾液引起過敏反應所致。
1、局部冷敷:
被叮咬后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處10-15分鐘,可收縮血管減輕紅腫熱痛。冷敷能抑制組胺釋放,緩解瘙癢癥狀,適用于早期輕度反應。注意避免凍傷,間隔冷敷更安全。
2、外用藥物:
爐甘石洗劑可中和毒素并止癢;弱效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能減輕炎癥反應;含薄荷腦的外用制劑通過清涼感緩解不適。涂抹前需清潔皮膚,每日2-3次,避免接觸眼周和黏膜。
3、口服抗組胺藥: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組胺藥能阻斷H1受體,有效控制全身過敏癥狀。適用于大面積叮咬或伴有蕁麻疹的情況。服藥期間可能出現嗜睡副作用,需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
4、糖皮質激素治療:
對于嚴重腫脹的病例,短期口服潑尼松可快速抑制免疫反應。局部強效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適用于頑固性皮損。使用周期不宜超過1周,長期應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
5、預防感染:
抓破皮膚后可用碘伏消毒,合并細菌感染時需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出現膿皰、發熱等全身癥狀提示可能繼發蜂窩織炎,此時需就醫進行抗生素治療。保持患處清潔干燥是預防感染的關鍵。
蟲咬皮炎患者應穿著長袖衣物避免再次叮咬,居家安裝紗窗蚊帳減少蚊蟲接觸。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綠茶,其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洗澡水溫不宜過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產品。若48小時內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等全身過敏反應,需立即急診處理。日常可備用含避蚊胺的驅蟲劑,戶外活動前噴灑在暴露皮膚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