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虛感冒顆粒能和快克一起吃嗎
體虛感冒
一、病因
體虛感冒主要是體弱兒童和老人,患某些慢性疾病,以及長期運動少、工作過勞的人員,由于脾肺氣虛、衛(wèi)外不固而易于感受外邪,因體虛而反復發(fā)生感冒。如因脾肺氣虛而感冒(多風寒感冒)、因肺胃陰虛而感冒(多風熱感冒)、因陽虛肢冷而感冒(各種感冒)等。
二、癥狀
體虛感冒多為風寒反復感冒。體虛感冒常分為氣虛型、陰虛型和陽虛型。在臨床上,體虛感冒的病程往往較長(常在l周以上),其癥狀如下。
1.氣虛型感冒患者既有發(fā)熱、惡風寒、無汗或有汗、頭昏或頭痛、肢體酸軟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等風寒感冒的癥狀,又有疲倦乏力、咳痰、無力、少氣懶言、舌苔薄白、脈浮無力等癥狀。
2.陰虛型感冒患者既有發(fā)熱、微惡風寒、有汗、頭昏等風熱感冒的癥狀,又有五心煩熱、夜寐盜汗、干咳痰少、咽喉干痛、口渴多飲等肺胃陰虛的表現(xiàn)。治療以滋陰生津、疏表散邪、清熱和陰為主。
3.陽虛型感冒患者有無汗肢冷,且得熱則舒,尿清且長,肢體水腫、心慌氣短、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語言低微等癥狀。查體可見舌淡苔白、脈緩無力。體弱者居多。治療以助陽益氣、發(fā)汗解表為主??蛇x用再造散加減,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如心腎陽虛出現(xiàn)肢體水腫、心慌氣短等。
4.血虛型和混合型感冒。體虛感冒有時會以混合的證型出現(xiàn),如氣血雙虛、氣陰兩虛等復感外邪,臨床要詳辨后,靈活加減用藥。
三、用藥方案
用藥方案1(抗感冒復方制劑-1):如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2次。
用藥方案2(抗感冒復方制劑-2):如酚麻美敏(泰諾),口服,成人和12歲以上兒童,每6小時1次,一次1~2片,24小時不超過8片。6~12歲兒童,第6小時服用1片,24小時不超過4片。
用藥方案3(體虛感冒氣虛證中成藥):如玉屏風散方(黃芪30g、白術12g、防風10g),一日1劑,水煎,早晚溫服?;蛴衿溜L顆粒,開水沖服,一次5g,一日3次?;騾⑻K片,口服,一次3~5片,一日2~3次?;蚱渌w虛感冒氣虛證中成藥,如參蘇顆粒、表虛感冒顆粒等。
用藥方案4(體虛感冒氣陰兩虛證中成藥):如補中益氣顆粒,口服,一次3g,一日2~3次;或體虛感冒合劑,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預防一次10ml,一日2次?;蛏}飲口服液,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用藥方案5(抗病毒藥):如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口服,一次75mg,一日2次,共5日。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劑量(服用5日):≤15kg,30mg,一日2次;15~23kg,45mg,一日2次;23~40kg,60mg,一日2次;>40kg,75mg,一日2次?;蚶晚f林顆粒,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連用7日。
用藥方案6(抗菌消炎藥):如阿莫西林膠囊,成人一次0.5g,每6~8小時一次;對阿莫西林過敏者可換為羅紅霉素膠囊。
四、聯(lián)合用藥
1.氣虛感冒(含老年人因體虛患流行性感冒)
用藥方案1(抗感冒復方制劑-1:復方氨酚烷胺膠囊)+用藥方案3(體虛感冒氣虛證中成藥:參蘇片或玉屏風顆粒)。
2.氣陰兩虛證,感冒反復發(fā)作,在未感期間
用藥方案3(體虛感冒氣虛證中成藥:玉屏風散方或玉屏風顆粒)+用藥方案4(體虛感冒氣陰兩虛證中成藥:補中益氣顆粒)。
注1:治療過程中,如因體虛復感風寒而高熱復發(fā)者,可臨時加服銀翹解毒丸或羚翹解毒丸(均指9g大蜜丸),一次1丸,但必須熱退即停服;上述各例中用藥應獨立分時進行。
注2:在上述聯(lián)合用藥中,凡注射劑聯(lián)用時、凡中西藥聯(lián)用時以及與必須單獨使用的藥品聯(lián)用時(包括聯(lián)用藥物相互有拮抗作用時)等,其聯(lián)用方案中的藥品均應獨立、分時或序貫進行使用。
提示
01
生活管理
平時要經(jīng)常鍛煉,調補身體,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調理飲食,應選擇多吃新鮮的水果與蔬菜。
02
用藥建議
(1)現(xiàn)代研究表明玉屏風顆粒主要有免疫調節(jié)、抗變態(tài)反應、抗病毒和抗疲勞作用,是體虛感冒必用中成藥,可試用如下方案:①氣虛感冒急性發(fā)作期:玉屏風顆粒+氨溴索口服液+鼻舒適膠囊;②病毒型感冒:玉屏風顆粒+1%病毒唑滴鼻;③免疫球蛋白低下:玉屏風顆粒+口服卡慢舒;④中藥預防:玉屏風顆粒+王氏保丸;⑤過敏性鼻炎:玉屏風顆粒+通竅鼻炎顆粒+曲安奈德鼻噴霧劑。②使用感冒藥如復方氨酚烷胺片(新速效感冒片、快克等)就不再用抗病毒藥。③減充血劑應用不超過7日。
(2)體虛感冒有各種病因,也要針對病因用藥。如因感染病毒時試用:用藥方案2(抗感冒復方制劑-2:酚麻美敏)+用藥方案5(抗病毒藥: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用藥方案3(體虛感冒氣虛證中成藥:玉屏風顆粒)或用藥方案4(體虛感冒氣陰兩虛證中成藥:體虛感冒合劑);如合并細菌感染可加抗菌藥等。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