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不會傳染給其他人。痔瘡是肛門直腸部位的靜脈曲張或血管墊下移導致的疾病,與病原體感染無關,因此不具備傳染性。
痔瘡的發生主要與長期久坐、便秘、妊娠、肥胖等導致腹壓增高的因素有關。靜脈回流受阻后,血管擴張形成團塊,表現為肛門腫物脫出、便血或疼痛。根據發病位置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類。內痔位于齒狀線以上,通常無痛感但易出血;外痔位于齒狀線以下,可能伴隨血栓形成和劇烈疼痛;混合痔則兼具兩者特征。
預防與護理措施:
保持規律排便習慣,每日攝入25克以上膳食纖維,如燕麥、紅薯、芹菜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便后建議用溫水清洗肛門,避免用力擦拭。久坐人群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可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孕婦可通過側臥緩解盆腔壓力,肥胖者需控制體重。
醫學干預方式:
癥狀較輕時可使用含有地榆槐角成分的中成藥栓劑,或采用紅外線凝固療法。對于反復出血或脫垂嚴重的患者,可選擇膠圈套扎術、硬化劑注射或痔上黏膜環切術。術后需保持創面清潔,遵醫囑使用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
痔瘡患者日常應避免搬運重物、長時間如廁等增加腹壓的行為。若出現持續出血、肛門劇烈疼痛或發熱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除其他肛腸疾病。雖然痔瘡不會傳染,但共用毛巾等物品可能傳播其他病原體,建議家庭成員分開使用衛生用品。保持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痔瘡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