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可以預防。通過規范的產前檢查和及時治療孕婦梅毒感染,能有效阻斷病原體經胎盤傳播給胎兒。
一、孕前篩查與干預:
育齡女性在計劃懷孕前應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若確診感染需完成足療程青霉素治療,治愈后間隔3-6個月再考慮妊娠。早期規范治療可使孕婦血清抗體轉陰,從根本上消除垂直傳播風險。
二、孕期規范管理:
所有孕婦需在首次產檢時接受梅毒篩查,陽性者需立即啟動治療。妊娠16周前完成青霉素注射能有效預防胎兒感染。對于高風險人群,孕晚期需重復檢測,新生兒出生后需進行血清學追蹤。
三、新生兒期防護措施:
母親未完成規范治療的新生兒,需接受預防性青霉素治療。母乳喂養不會傳播梅毒螺旋體,但需確保母親乳房無活動性皮損。密切監測嬰兒血清抗體滴度變化,6個月內未轉陰需重新評估。
預防先天性梅毒需建立三級防控體系。育齡夫婦應主動參與婚檢孕檢,醫療機構需落實孕期梅毒篩查全覆蓋,衛生部門需加強高危人群健康宣教。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不安全性行為,妊娠期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營養,出現生殖器潰瘍等可疑癥狀立即就醫。新生兒護理需注重皮膚清潔與免疫接種,定期進行生長發育評估,發現骨骼異常、肝脾腫大等癥狀及時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