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不疼了仍需治療。牙髓炎疼痛緩解可能由牙髓壞死、炎癥擴散或慢性化引起,治療方式包括根管治療、牙髓血運重建術、活髓保存術、抗生素控制和定期復查。
1、牙髓壞死:
疼痛消失可能是牙髓組織完全壞死的表現。壞死的牙髓雖不再產生疼痛,但細菌和炎癥產物會繼續向根尖周組織擴散,導致根尖周炎、牙槽骨吸收等并發癥。需通過根管治療徹底清除感染源,防止病變進展。
2、炎癥擴散:
急性炎癥轉為慢性后疼痛可能減輕,但感染已突破髓腔到達根尖區。這種情況常伴隨咬合不適或牙齦腫脹,X線片可見根尖陰影。需立即進行根管治療,必要時聯合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慢性化改變:
長期慢性牙髓炎可能出現疼痛間歇性緩解,但牙髓內持續存在不可逆病變。表現為冷熱刺激延遲痛或自發隱痛,牙髓活力測試反應遲鈍。活髓保存術適用于早期病例,晚期需行根管治療。
4、根管治療:
針對不可復性牙髓炎的標準療法,通過清除感染牙髓、成形根管和嚴密充填消除病灶。治療成功率可達90%以上,能有效預防根尖周病變。治療過程需2-3次就診,必要時使用氫氧化鈣等根管消毒藥物。
5、定期復查:
治療后需每半年拍攝X線片評估愈合情況,監測2年以上。復查內容包括牙體修復體完整性、根尖周組織狀態及咬合功能。發現根尖陰影擴大或癥狀復發時需及時再治療。
牙髓炎患者日常應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選擇軟毛牙刷輕柔清潔患牙區域。飲食上減少冷熱刺激,增加維生素C攝入促進牙齦健康。即使癥狀緩解也需定期口腔檢查,對于已完成根管治療的牙齒,建議佩戴牙冠保護防止牙體折裂。出現牙齦膿包、牙齒松動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就診,延誤治療可能導致鄰牙感染或全身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