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皰疹可通過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治療。該病通常由HSV-1或HSV-2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皮膚黏膜簇集性水皰、灼痛感等癥狀。
1、核苷類藥物:阿昔洛韋通過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斷復制,適用于初發或復發感染。伐昔洛韋作為前體藥物生物利用度更高,可減少服藥頻次。用藥期間需監測腎功能,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胃腸道不適。
2、局部外用制劑:噴昔洛韋乳膏可直接作用于皮損部位,緩解灼熱疼痛癥狀。配合碘伏消毒可預防繼發細菌感染,每日涂抹3-4次至結痂脫落。避免抓撓水皰,保持患處清潔干燥。
3、免疫調節治療:反復發作者可聯合胸腺肽腸溶片調節細胞免疫,降低復發頻率。轉移因子膠囊通過增強巨噬細胞活性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療程一般持續1-3個月。
4、鎮痛對癥處理: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神經痛癥狀,布洛芬適用于伴隨低熱患者。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出現角膜皰疹需加用更昔洛韋滴眼液。
5、特殊人群用藥:孕婦首選阿昔洛韋靜脈給藥,兒童按體重調整泛昔洛韋劑量。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長抗病毒療程至10-14天,必要時采用伐昔洛韋抑制療法。
日常飲食宜選擇富含賴氨酸的乳制品、魚類,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堅果巧克力。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誘發復發。皮損期使用單獨毛巾餐具,復發前驅期可提前用藥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