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并非都需要拔牙,多數情況下可通過保守治療緩解。處理方法主要有局部消炎、根管治療、齲齒填充、牙周治療、調整咬合關系等。
1、局部消炎:
急性牙齦炎或冠周炎引發的疼痛,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碘甘油局部涂抹控制炎癥。伴發膿腫時需配合抗生素治療,炎癥消退后疼痛自然緩解,無需拔除牙齒。
2、根管治療:
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導致的劇烈疼痛,通過清除壞死牙髓、根管消毒填充可保留患牙。現代顯微根管技術對嚴重齲壞但牙根完好的磨牙保存率達90%以上。
3、齲齒填充:
淺中層齲齒引起的敏感疼痛,去除腐質后采用玻璃離子或復合樹脂填充即可恢復牙齒功能。早期干預可避免齲壞深入牙髓導致拔牙風險。
4、牙周治療:
牙周病導致的牙齒松動疼痛,通過齦下刮治、激光治療等可消除牙周袋炎癥。配合牙周夾板固定,多數Ⅱ度以內松動牙能保留5年以上。
5、調整咬合:
咬合創傷引起的隱裂牙疼痛,通過調磨高點、制作咬合墊分散咬合力。隱裂未達牙根部的牙齒經全冠修復后仍可長期使用。
日常應注意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年進行口腔檢查和潔治。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冷熱敏感時可短期使用脫敏牙膏。出現夜間痛、自發痛或面部腫脹需立即就診,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口腔感染擴散風險。保留天然牙對維持咀嚼功能和頜骨健康至關重要,拔牙僅作為無法保留患牙時的最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