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牙后牙齒疼痛可能由充填材料刺激、牙齒敏感、咬合異常、繼發齲齒或牙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咬合、脫敏治療、藥物干預或根管治療等方式緩解。
1、充填刺激:補牙材料與牙體組織的熱膨脹系數差異可能導致短暫敏感,表現為冷熱刺激痛。選擇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樹脂材料,避免使用金屬嵌體,多數1-2周內自行緩解。咀嚼時盡量避開患側,使用含氟牙膏促進再礦化。
2、牙齒敏感:牙本質小管暴露引發短暫銳痛,常見于深齲近髓處理。采用GLUMA脫敏劑封閉牙小管,配合含鉀離子牙膏日常護理。避免進食過冷過熱食物,使用軟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
3、咬合創傷:充填體過高導致早接觸,引發咀嚼痛和叩擊痛。通過咬合紙檢查調磨高點,必要時拍攝X線片確認充填體邊緣密合度。調整后觀察72小時,若持續疼痛需重新充填。
4、繼發齲壞:充填體邊緣微滲漏導致細菌侵入,表現為自發痛和食物嵌塞痛。去除原充填體后采用Cention N等新型材料二次修復,配合窩溝封閉技術??赡芘c口腔衛生不良、鄰接關系恢復不佳有關,通常伴隨牙齦出血、鄰牙移位等癥狀。
5、牙髓炎:深齲未及時墊底引發牙髓充血,發展為搏動性夜間痛。需行冷熱診、電活力測試確診,急性期可用布洛芬緩解,根治需根管治療??赡芘c齲壞過深、意外穿髓等因素有關,常伴放射性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日常護理應避免用患牙咬硬物,餐后使用沖牙器清潔窩洞邊緣。增加乳制品和綠葉蔬菜攝入促進牙體修復,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繼發問題。持續疼痛超過兩周或出現自發痛、腫脹時需及時復診排除根尖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