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大腦興奮引起的失眠可選用苯二氮?類藥物、非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及褪黑素受體激動劑等。常用藥物包括右佐匹克隆、唑吡坦、阿戈美拉汀,具體用藥需結合失眠類型與個體差異由醫生評估后決定。
1、右佐匹克隆:
右佐匹克隆屬于非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通過選擇性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體復合物,縮短入睡時間并減少夜間覺醒。該藥適用于入睡困難型失眠,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口苦、頭暈,長期使用需警惕依賴性。
2、唑吡坦:
唑吡坦為短效非苯二氮?類藥物,能快速誘導睡眠且對睡眠結構影響較小。適合睡眠維持困難患者,但可能引起夢游等復雜睡眠行為,使用周期通常不超過4周,老年人需調整劑量。
3、阿戈美拉汀:
阿戈美拉汀兼具褪黑素受體激動和5-HT2C受體拮抗作用,可同步調節晝夜節律和改善焦慮情緒。適用于伴隨情緒障礙的失眠患者,需監測肝功能,禁止與強效CYP1A2抑制劑聯用。
4、勞拉西泮:
勞拉西泮作為中效苯二氮?類藥物,適用于焦慮相關失眠,通過增強中樞抑制性神經遞質發揮作用。可能引起日間嗜睡和肌肉松弛,突然停藥易出現戒斷反應,建議短期間斷使用。
5、曲唑酮:
曲唑酮是具鎮靜作用的抗抑郁藥,通過阻斷5-HT2A受體改善睡眠連續性。適合抑郁伴失眠患者,需注意體位性低血壓風險,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存在配伍禁忌。
失眠患者應建立規律作息,睡前避免咖啡因和藍光暴露,臥室保持適宜溫度與黑暗環境。白天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但避免睡前3小時劇烈活動,可嘗試漸進式肌肉放松訓練。飲食方面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晚餐不宜過飽。若自我調節無效或伴隨日間功能損害,建議至神經內科或睡眠專科完善多導睡眠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