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種植牙在規范操作下安全性較高,但仍存在一定風險。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是其優勢,但需嚴格評估適應癥和操作技術。
一、常見風險因素
種植體周圍炎是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與口腔衛生維護不足有關。術中可能發生鄰牙損傷,多因牙槽骨空間不足或操作失誤導致。部分患者會出現下唇麻木,這與下頜神經位置變異或術中牽拉相關。術后短期可能出現輕微腫脹疼痛,通常3-5天可自行緩解。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骨質疏松患者需提前進行骨密度檢測,骨量不足可能影響種植體穩定性。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至8mmol/L以下再考慮手術。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吸煙人群種植失敗率較常人高2-3倍,建議術前戒煙。
三、技術相關風險
導板設計偏差可能導致種植角度異常,數字化導板可將誤差控制在0.5mm以內。即刻負重種植對骨結合要求較高,骨密度不足者慎用。上頜竇提升術可能引發竇腔感染,需配合使用骨粉填充材料。
術后需保持口腔清潔,使用沖牙器和軟毛牙刷維護種植體周圍衛生。避免用種植牙啃咬硬物,定期進行專業潔治和檢查。飲食上多攝入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深海魚等,促進骨結合。適度進行咀嚼訓練有助于功能恢復,但需避免劇烈運動造成意外撞擊。出現持續疼痛或松動應及時復診,必要時拍攝CT評估骨結合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