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可能傳播艾滋病病毒,但需滿足特定條件。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母乳喂養由母親傳染給嬰兒,尤其在母親未接受抗病毒治療或病毒載量較高的情況下風險顯著增加。
一、傳播條件與風險因素:
艾滋病病毒經乳汁傳播需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母親體內存在活病毒、乳汁中含有足量病毒顆粒、嬰兒口腔或消化道存在黏膜破損。高風險場景包括母親處于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未規律服用抗病毒藥物、混合喂養母乳與配方奶交替導致嬰兒腸道菌群失衡。研究顯示,未經干預的艾滋病母親哺乳6個月,嬰兒感染率可達10%-20%。
二、預防與阻斷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艾滋病陽性母親在規范抗病毒治療且病毒載量持續低于檢測下限時,可進行純母乳喂養至6個月。關鍵措施包括產前艾滋病篩查、孕晚期抗病毒藥物預防、新生兒出生后72小時內服用奈韋拉平糖漿。完全替代喂養配方奶粉可徹底消除傳播風險,但需確保清潔水源和持續供應條件。
哺乳期母親應每月監測病毒載量,出現乳腺炎或乳頭皸裂時立即暫停親喂。嬰兒滿18個月需進行艾滋病抗體檢測,期間避免接種活疫苗。日常護理需單獨使用消毒器具,母親皮膚破損處需用防水敷料嚴密覆蓋。建議家庭成員共同學習艾滋病防護知識,消除對日常接觸的過度恐慌,通過均衡營養和適度運動維持母嬰免疫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