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可分為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無癥狀性前列腺炎四種類型。
1、急性細菌性:
由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起病急驟伴隨寒戰高熱。典型癥狀包括排尿灼痛、會陰部脹痛,部分患者出現肉眼血尿。治療需靜脈注射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同時配合臥床休息與溫水坐浴。
2、慢性細菌性:
多因急性期未徹底治愈轉化而來,常見致病菌為葡萄球菌。表現為反復尿頻尿急,可能伴隨精液帶血。治療周期需持續4-6周,常用藥物包括多西環素、坦索羅辛,配合定期前列腺按摩促進引流。
3、慢性非細菌性:
占臨床病例90%以上,與盆底肌肉痙攣、尿液反流等因素相關。癥狀以骨盆區域鈍痛為主,尿常規檢查無異常。采用α受體阻滯劑特拉唑嗪配合生物反饋治療,需避免長時間騎車等壓迫行為。
4、無癥狀性:
僅在前列腺液檢查中發現白細胞升高,無任何臨床表現。通常在不孕癥檢查或PSA篩查時偶然發現。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但需定期復查排除潛在病變。
不同類型前列腺炎的日常護理需針對性調整。急性期應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慢性期建議每日飲用2000ml水稀釋尿液。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可改善盆底肌功能,溫水坐浴溫度建議控制在40℃左右。出現持續發熱或排尿困難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診,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