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干裂接觸血液存在感染風險,可通過徹底清洗、消毒處理、傷口保護、醫學評估、疫苗接種等方式降低風險。皮膚屏障破損可能由氣候干燥、化學刺激、機械摩擦、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1、清洗消毒: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接觸部位至少5分鐘,配合肥皂去除表面污染物。使用碘伏或75%酒精進行消毒,從傷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避免污染物殘留。
2、傷口處理: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紅霉素軟膏預防細菌感染。使用水膠體敷料或無菌紗布覆蓋創面,保持濕潤環境促進愈合,每日更換敷料觀察有無紅腫滲出。
3、暴露評估:記錄血液接觸時間、來源及傷口深度。若血液來自乙肝、丙肝或HIV感染者,需在24小時內進行暴露后預防。醫務人員應檢測患者和暴露者的相關傳染病標志物。
4、疾病篩查:乙型肝炎暴露者可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HIV高風險暴露需服用替諾福韋+恩曲他濱+多替拉韋進行28天阻斷治療。定期隨訪檢測相關抗體至暴露后6個月。
5、屏障修復:長期使用含尿素10%的護手霜或凡士林改善皮膚皸裂。冬季佩戴棉質手套減少冷空氣刺激,接觸清潔劑時改用pH5.5的弱酸性洗手液。糖尿病患者需將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
日常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攝入,有助于增強皮膚屏障功能。進行手部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避免反復撕扯脫皮部位。出現持續紅腫、化膿或發熱癥狀時,需及時到感染科就診排查破傷風等特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