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可通過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普萘洛爾等藥物控制癥狀,通常由自身免疫異常、甲狀腺結節、碘攝入過量、垂體病變、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甲狀腺藥:
甲巰咪唑通過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起效,適用于輕中度甲亢患者;丙硫氧嘧啶可阻斷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妊娠期甲亢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兩類藥物均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及白細胞計數。
2、β受體阻滯劑:
普萘洛爾能快速緩解心悸、手抖等交感興奮癥狀,但不改變甲狀腺激素水平。支氣管哮喘患者禁用,用藥期間需監測心率和血壓變化。
3、碘劑治療:
復方碘溶液僅用于甲狀腺危象術前準備,短期使用可抑制激素釋放。長期應用可能引發碘源性甲亢,需嚴格遵循醫囑控制劑量。
4、放射性碘:
碘-131通過破壞甲狀腺組織減少激素分泌,適用于藥物無效或復發患者。治療前需停用抗甲狀腺藥,治療后可能出現暫時性甲減需終身替代治療。
5、輔助用藥:
碳酸鋰可作為二線藥物抑制激素分泌,適用于不耐受常規藥物者。輔酶Q10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維生素D可預防甲亢性骨質疏松。
甲亢患者需限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增加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攝入;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心律失常,選擇瑜伽游泳等低強度活動;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調整用藥方案,出現發熱咽痛等不良反應需立即就醫。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有助于控制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