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過乙肝病毒的人通常不需要接種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作用是預防病毒感染,而非治療已存在的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者體內已存在病毒抗原,免疫系統會產生相應抗體。若血液檢測顯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乙肝病毒DNA陽性,說明病毒仍在體內復制,此時接種疫苗無法清除病毒。若既往感染后病毒被清除且產生保護性抗體,則具有自然免疫力,無需額外接種。
1、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狀態: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現兩種結局:約90%的成人感染者可通過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并產生保護性抗體;約10%會發展為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需定期監測肝功能、病毒載量及肝臟超聲,部分患者需接受抗病毒治療。無論哪種狀態,接種疫苗均無法改變現有感染進程。
2、疫苗接種的適用情況:
僅當血液檢測確認乙肝表面抗原陰性且抗體水平低于10mIU/ml時,才需考慮補種疫苗。這種情況多見于嬰幼兒時期感染后自發清除病毒但未產生足夠抗體者。接種前需通過乙肝五項定量檢測評估免疫狀態,避免盲目接種。
慢性乙肝感染者應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病毒載量和甲胎蛋白,40歲以上者建議同時進行肝臟彈性檢測。飲食需控制高脂食物攝入,避免飲酒及濫用藥物。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若出現乏力加重、皮膚黃染等癥狀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