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宮縮的感覺因人而異,但通常表現為腹部發緊、變硬,可能伴隨輕微疼痛或不適。宮縮可分為假性宮縮和真性宮縮,假性宮縮不規則且無痛,真性宮縮規律且逐漸增強。
1、假性宮縮:孕中晚期出現的無規律宮縮,表現為腹部短暫緊繃感,無疼痛或輕微不適。持續時間短且強度不增加,改變體位或休息后可緩解。這種宮縮屬于生理性現象,無需特殊處理,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即可。
2、真性宮縮初期:臨產前的規律宮縮,初期間隔約10-20分鐘,每次持續30-60秒。感覺類似經期下腹墜痛或腰骶部酸脹,強度逐漸增加。可通過記錄宮縮頻率判斷是否進入產程,此時需做好入院準備。
3、活躍期宮縮:宮縮間隔縮短至3-5分鐘,持續60秒以上,疼痛感明顯增強。多數孕婦描述為腹部劇烈絞痛向背部放射,伴隨強烈便意。呼吸調節和按摩能緩解部分不適,醫療干預可能包括硬膜外麻醉等鎮痛措施。
4、過渡期宮縮:宮口近全開時的密集宮縮,間隔1-2分鐘,持續90秒。疼痛達到峰值,部分孕婦出現顫抖、嘔吐等反應。此時需專業助產士指導用力技巧,醫療團隊需監測胎心變化以防胎兒窘迫。
5、病理性宮縮:孕中期出現的頻繁規律宮縮每小時≥4次可能與宮頸機能不全、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下腹持續性疼痛伴陰道流血。需立即就醫排除早產風險,治療包括硫酸鎂抑制宮縮、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等。
孕期適當練習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量,每日攝入2000ml水分避免脫水誘發宮縮。出現宮縮時采取左側臥位減輕子宮壓迫,宮縮間隙補充易消化食物如香蕉、全麥面包維持體力。若37周前出現規律宮縮或伴隨陰道流液、見紅等情況需急診處理。